主轴滚动机床专用轴承的合理配置
主轴滚动机床专用轴承的合理配置,不仅能够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降低机器故障率,提高使用效率,减少维修费用,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轴轴承的选择和配置形式主要根据主轴组件的工作任务及结构特性来决定,同时还必须兼顾制造厂家长期使用某种类型轴承所积累的经验及轴承的的供应条件灵活决定。
机床主轴有前、后2个支承和前、中、后3个支承两种,以前者较为多见。两支承主轴轴承的配置形式,包括主轴轴承的选型,组合以及布置, 主要根据对所设计主轴组件在转速、承载能力、刚度以及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在确定两支承主轴轴承配置形式时应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1)适应刚度和承载能力的要求:主轴轴承配置形式的选择首先应满足所要求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支承中有多个轴承的比只有一个轴承的刚度高。由于提高前支承的刚度能有效提高主轴组件的刚度, 故提高刚度的轴承应配置在前支承。
(2)适应转速要求:不同型号、规格和精度等级的轴承所允许的最高转速是不同的。在相同条件下,点接触的比线接触的高;圆柱滚子比圆锥滚子高。因此,应综合考虑对主轴组件刚度和转速两方面的要求来选择轴承配置形式。
(3)适应精度的要求:主轴组件承受轴向力的推力轴承配置形式直接影响主轴的轴向位置精度。前端定位时,主轴受热变形向后延伸,不影响加工精度,但前支承结构复杂,调整轴承间隙不方便,前支承处发热量大。后端定位的特点与上述相反。两端定位时,主轴受热伸长时机床专用轴承轴向间隙的改变较大。